白酒圈一直流传着:“西不入川,东不入皖”这样的俗语。
从这里可以看出,早期的安徽白酒是能与四川白酒分庭抗衡、平分秋色的,但随着白酒市场的发展,这句话逐渐被攻破。
四川白酒仍被全国人民熟知,在业内占据稳固的地位,而相反安徽白酒地位逐渐下滑,存在感逐渐降低。

曾经那么辉煌的安徽白酒,如今除了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其余的白酒品牌已经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尤其是下面这3款白酒,在当地家喻户晓,但却走不出本地,实在可惜。
口子窖是一款酱浓协调的兼香型白酒,产自于安徽口子镇,酿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酿酒业便以发展,因此地而得名。
口子窖选用优质的多粮为酿造原料,经过“三多一高”的成熟工艺体系,逐渐形成的高品质白酒,在本地口碑极高,受欢迎程度甚至一度超过古井贡酒。
按理说口子窖有口碑又有名气,后续发展应该很好才对,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大量白酒品牌进军安徽,抢占市场,它却始终原地踏步,找不到很好的出路,如今只能“蜗居”于皖地。
明绿液产自安徽省明光市,将绿豆作为酿酒的原料,还运用了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千年传承的独特酿造工艺,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明绿液酒。
明绿液酒一经面世就凭借着独特的酒质和口感成为了名满华夏的白酒新贵,许多酒友特地前往安徽来见识一下这淡绿色的白酒。
本应发展得顺风顺水、大展拳脚的明绿液却因为酒厂的内部规划出现了错误,再加上没有资金的支持和缺少宣传,因此明绿液发展停滞,一度濒临倒闭。
后来明绿液被古井贡酒收购,知名度大不如前,且口感和当年有所不同,很多老顾客因此转向其他美酒。丧失大批顾客的它如今只能勉强在安徽本地发展,外省早已无人问津。
种子酒产自有着“名酒之乡”美称的颍河之滨,与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并称徽酒四金花,历史悠久。
种子酒首创了柔和种子酒并推出上市,掀起了“柔和风暴”,一时间引领了白酒行业的新潮流,拥有了不比古井贡酒差的知名度。
可惜的是这种辉煌没持续多久,最后就因为肆意地拓展产品线,忽略了对自身的发展路线的规划,逐渐跟不上白酒市场的变化,落得出了本地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局面。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如今不少白酒品牌都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出了本地大众对其知之甚少。
这种“尴尬酒”不是只存在于安徽省,几乎每个省份都有那么几款,就连有着酱酒之乡名号的贵州,也不例外:
木台厚道产自贵州茅台镇,秉承酱酒本源,延续老牌酱酒风味。
这款酒从原料到酿制皆是按照传统的酿制标准,贵州当地的红缨子高粱、美酒河的河水、优质小麦,按照坤沙大曲的方式酿制,经过“12987”工艺酿制而成。
且还是由冯小宁老师(贵州茅台八仙之一、品酒师)亲调的,酿制出的酒水风味纯正,酒体细腻。
其酒不仅具有普通酱香酒的酱香醇厚,酒体丰满,回甘悠久的特点,还入口柔和,酸甜适中,带有淡淡的花果香,风味独特。
但令人可惜的是,它将重心放在研究自身的酿造工艺上,却缺乏营销和宣传,导致没能走出当地,不被外省酒友所熟知,落得今天这个落寞的下场。
产自贵州鸭溪镇,它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十世纪,属于浓香型白酒,是以优质高粱为原料酿制而成,开盖酒香飘逸,入口窖香味很足,整体口感淡雅宜人,因此成为了很多人的更爱,被称为“酒中美人”。
本来是一帆风顺,却在九十年代遭遇危机,全国的白酒行业迎来春天,不少白酒品牌崛起,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鸭溪窖酒在竞争中逐渐落了下乘,名气下滑,地位堪忧。
再加上营销和宣传不到位,现在可以说是很少有人提及。辉煌时曾比肩茅台,如今走到这一步,真的是十分可惜。
除了安徽,国内还有很多被埋没的“尴尬酒”,你还知道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